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,很少有人不認識謝立亭。有的雖未曾謀面,也都聽過他的大名。他配得上很多榮譽,但始終保持謙虛謹慎之心;親戚朋友都勸他安度晚年,他說進行紅色宣講就是自己選擇的安度晚年的方式。這位普通的退休干部,用自己20多年堅持不懈奉獻,書寫了對黨的忠誠,對人民的熱愛。
8月14日,一個普通的周六,謝立亭照例在天剛蒙蒙亮時起床。洗漱完畢后,他又要出門了。他斜挎的包,堪稱“百寶箱”:一沓厚厚的宣講材料之外,還有小面包、止痛膏、降壓藥、速效救心丸等。謝立亭說,年紀大了,每次出去,也怕自己堅持不了,有時吃塊糖緩解一下,有時則需要吃點藥。
以前有的群眾納悶,為什么手里拿到謝立亭老人分發的宣講材料,有一股淡淡的草藥味?后來大家知道了,因為老人的包里除了材料,還裝了很多常備藥。
1995年,任城區阜橋街道牌坊街社區居民謝立亭到了退二線的年齡。他沒閑著,按照早先做好的計劃,他當起了社區的紅色宣講員。
如今,大家都管他叫“紅色三寶”老人,就是因為他進行紅色宣講有3件法寶。
“第一寶”是紅色名片,這個“發明”的靈感,還是他“無心插柳”得來的。一次宣講時,謝立亭在社區里口頭宣講,但是很多黨員記不住,后來他用紙復寫后發給大家,但又發現很容易損壞,不好保存。一天,謝立亭看到有人給他分發商品營銷的名片時,深受啟發:“如果把講的內容印成名片,效果一定好。”當夜,謝立亭就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部分內容寫了下來,做成名片并試著發給老黨員、居民群眾,沒想到大家交口稱贊,說內容新鮮、好記、更好保存。從那時起,謝立亭便開始印制“紅色名片”。
“第二寶”是紅色小冊子,為此他傾注了大量心血。為使宣講內容易記、易懂,提高宣講實效,謝立亭把聯系群眾、聯系實際、聯系生活和個人的體會寫出來,編成了《努力做合格的、優秀的共產黨員》《中國夢與我的夢》《為盡好共產黨員的神圣責任而不懈奮斗》等紅色小冊子。每當謝立亭外出宣講時,總忘不了帶上這一本本自己印制的紅色小冊子,并根據不同對象、不同需求印發給大家,受到普遍歡迎。一位鄉鎮干部說:“謝老給的《清廉的人生》,我看了7遍,越看越愿看,對我啟發很大!”
“第三寶”是紅色歌曲,也是謝立亭最富激情、最富感染力的宣講“法寶”。早在1996年,謝立亭試著用《我是一個兵》的曲子,重新編寫了歌詞,創作了第一首紅色歌曲《社區服務者之歌》。當他在社區宣講中即興演唱出來時,聽眾非常喜歡,“唱著宣講”的方式受到熱烈歡迎。接著,他用同樣的方式,套用群眾喜歡的幾首老革命歌曲,像《我的祖國》《東方紅》等作為曲調,再填上自編的歌詞,先后創作了《喜迎香港回歸之歌》《抗擊非典之歌》《創建文明城市之歌》等多首歌曲。通俗易懂的歌詞,耳熟能詳的旋律,使謝立亭的宣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反響。
不僅宣講紅色精神,謝立亭還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踐行。
他時刻把居民群眾的大事小情掛在心上,從社區政治思想工作的宣傳員、老黨員的聯絡員、信訪工作的信訪員到黨課輔導員、網吧監督員、文明市民巡訪員、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員,謝立亭先后承擔20多項志愿服務工作,長年堅持不懈地為群眾做好事、解難事。
每次出門,謝立亭都忘不了帶上自制的“便民手冊”。這個便民手冊上記著醫院急救、水、電、氣安裝維修等有關單位的電話,只要他一發現情況或是有群眾向他反映問題,就馬上利用手中的便民手冊撥打電話,很快就會使一些問題得到答復或解決。
許多人不知道,這位81歲的老人,患有嚴重的心臟病、高血壓、糖尿病等多種疾病,常年服藥。先后兩次接受心臟支架手術,在病痛面前,他沒有退縮,堅持騎著自行車進機關、社區、學校進行宣講。截至今年7月,謝立亭到企業、單位、學校宣講超過了700多場次,謝立亭宣講行程累計達14.5萬公里,最多的是在2019年濟寧職業技術學院,有4000多名學生去聽謝立亭講課。謝立亭高興地說:“為了把紅色精神傳承下去,再苦再累也心甘。”
更讓人敬佩的是,謝立亭生活儉樸,但在宣傳黨的聲音、印制紅色名片方面從不吝惜。他的家庭條件并不寬裕,但從未向組織提過任何要求。這些年來,他廢寢忘食寫了80多萬字的宣講材料,先后自費印制了120多種超6萬張紅色名片。
他把每年的7月7日定為“自我教育節”。在這一天,他認真學習黨章,面對黨旗舉手宣誓,從各方面進行自我教育。20多年來,每逢黨內有重大活動,他都全身心投入學習,不斷更新自己的理論知識。有時候來了創作靈感,不顧深夜也要起床把它記下來。為了避開老伴兒的“監督”,不影響家人休息,他輕輕下床,躡手躡腳躲到衛生間,把稿紙鋪在洗衣機頂蓋上奮筆疾書。
“古濟寧小蘇州,現在變成了大蘇州。新面貌新起色,贊不絕口變化多……哪一朝哪一代,誰能趕上咱這代!”采訪過程中,謝立亭聊到高興處,不顧年事已高、身體疾病,打著快板唱起了自編的《贊濟寧大變化》。他說:“人生的價值是什么?我認為,人生的價值在于奉獻。”(山東記者 蘇 銳)